banner
联系我们
  •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

    地址:如皋市如城镇宁海路491号

    邮编:226500

    邮箱:rgcs123@163.com

盛世万岁宴 挥毫谢党恩
2015-8-13
来源:未知
点击数: 14227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  • 刘镜寰

    2002年10月29日中午,古城如皋丽都假日酒店“添寿堂”内,105位身着唐装的百岁老人欢聚一堂,市委、市政府举办的“太平盛世万岁宴”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。长寿之乡的寿星人瑞爽朗的笑声,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洋溢在添寿堂内。寿星们品尝着长寿菜肴,频频举杯祝福美好生活。许多老寿星还在席间展示自己的才艺。有的拿起针线穿针引线,有的拉起京胡给儿子伴奏,只见103岁的老寿星刘镜寰拿起毛笔,沾上浓墨写下“共产党好”四个工整有力的大字,引起满堂喝彩。

    刘镜寰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。1901年出生于古镇丁堰一个书香门第。祖父是一位名医,悬壶济世,为当地人所崇敬。父亲是晚清一名贡生。比刘镜寰小7岁的堂侄刘平自小参加革命,新中国成立后任教育部副部长、代部长、国家图书馆馆长等职,是新中国著名的教育家。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,刘镜寰自幼读书,从私塾到小学,不久进入如皋初等师范学校,学成后进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深造。不久,南京高师并入东南大学,刘镜寰成为东南大学的首届毕业生。大学毕业后,先后在江苏镇江、安徽等地任教。在此期间,曾到上海美专进修,师从刘海粟大师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毅然回到家乡,投身于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教育事业。月薪从160元大洋降至16元抗币,一家七、八口人只能以杂粮、野菜糊口。

    1938年,日军侵占如皋后,形势很不稳定,先是将学校移到距如城50里的李堡镇,与私立敬业商业初中等学校组建成“如皋联合初级中学”。可不久,日寇又北犯,占领了李堡镇,学校只好转移农村,在群众家里、车篷里坚持上课。没有校舍,没有经费,学校无法坚持办下去。在百般无奈之下,刘镜寰给任苏中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的刘季平写信救援,得到的答复是“形势如此”,只有“自力更生”,实行“自救”才是唯一出路。后又按党的指示,将学校转移到百里以外的东台县三仓地区,留下一部分学生培养成抗日骨干,另一部分学生则自行解散,学校只好逐步解体。刘镜寰回到丁堰老家,靠经营小杂货店维生。在此期间,日伪多次威逼利诱,让刘镜寰“出山”为他们“做事。”但刘镜寰的回答是:“宁可饿死,也决不降日”,始终保持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。

    抗战胜利后,刘镜寰回到如皋中学担任教导主任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他参与恢复丁堰小学、创建白蒲初级中学,调南通女子师范、南通中学、狼山体校任教,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将6个子女培养成才,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,有高级工程师,也有像他一样,在教育战线上黙黙耕耘的人民教师。

    刘老退休后,享受着政府的优厚待遇,常以书画自娱,安度晚年。他为如皋特制的百岁碗题写“如皋百岁碗”五个字。因为他热爱书画,才有了在“太平盛世万岁宴”上精彩一幕,表达了老人对共产党、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一片深情。

热门评论
  • 暂无信息

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5-2016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1108748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