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的如皋,阳光照耀人间,春风吹拂大地,适逢农闲,是如皋人进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的最佳时节。舞龙灯、踩高跷、打莲湘、挑花担、荡舞船……乡间的小路上,表演的队伍、跟着看热闹的人们川流不息,满天飞舞的风筝,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如皋风筝历史悠久,始于东汉,盛于明清,与北京、天津、山东潍坊并称中国风筝四大产地。清光绪《南通直隶州志》第四卷《民赋志·物产》载:“风鸢出自如皋”。清朝著名戏曲家李渔根据如皋人喜爱放风筝的民俗,写下脍炙人口的传奇爱情喜戏《风筝误》成为经典传世作品。
在如皋,正月是放飞风筝的最好时节。一是农闲,人们有时间;二是地里麦苗未拔节,不怕踩踏;三是风力适度且少雨。因此,就有了如皋人正月放风筝的习俗。有民谣:“正月正,放风筝。风筝飞得高,个个朝天瞟。风筝线儿长,人人喜洋洋。拽着线儿走,神仙就是我!”清康熙年间,文人方基纪赋诗咏赞如皋风筝道:“春船天上坐,冉冉抗春风。百丈牵霄汉,双桡划天运。星搓何处泊,仙棹几人同。云路频来往,都在掌控中。”诗人将如皋荡漾在蓝天的船型风筝描写得惟妙惟肖,既对如皋风筝的精美制作大加赞美,又对放飞风筝的掌控技巧十分赞叹。
正月放风筝,不仅给如皋人增添了年味,增添了乐趣,也给如皋人增加了一个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项目。
放风筝是集文化与体育于一体的活动。
制作风筝是一门高超的文化艺术。如皋风筝品类繁多,造型别致,工艺精美。造型风筝,又称软翅风筝,有凤凰、孔雀、老鹰、雁燕、蝴蝶、蜈蚣、双鱼、游龙、仕女等,飞在天上,栩栩如生。一些大型风筝也起源于如皋,如七簇星、九簇菱等,大者高丈余。这些风筝装有嗡、哨、嘟等音响,嗡子大者直径尺余,嘟子小者用银杏壳制作,都有哨口,遇天风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,浑如空中交响乐。更有敢于创新者,将锣鼓安装在风筝上,配以风车棒槌,风车带动棒槌敲打,空中锣鼓齐鸣,更是别有一番情趣。近代学者冒广生先生赋诗盛赞如皋风筝:“闲看儿童拍手呼,晴郊浅草绿如铺。扬州便说包灯好,比得风筝巧作无。”
放飞风筝是一项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。拽着风筝线跑,可以锻炼四肢,望着风筝飞,可以锻炼眼力,看着风筝舞,可以愉悦心情……看来,如皋人长寿,风筝也有一份功劳。
随着如皋人放风筝的习俗普及,如皋的风筝艺人应运而生。如清朝的章文秀、石紫绶、夏寿泉等。
宣统二年,石紫绶制作的石氏风筝在南洋劝业展览会上荣获金奖,民国二十三年石紫绶之子石维林送展的“双蝶”、“双燕”风筝双双获得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优等奖,并被载于《江苏特产志》。张其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制作的九角板鹞,高一丈五尺,上面缀有嗡子、哨子、嘟子1500多只,堪称全国之最。
当代以郭、贾两家为首的如皋风筝传人争奇斗艳,享誉世界,名满中华。郭氏风筝开创人郭文和,师承石维林,在继承如皋风筝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制作出风格独特的“郭氏风筝”。其代表作“老鹰磨云”曾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和维也纳国际博览会展出,1986年获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一等奖。1984年先后在荷兰、比利时等国展出,获纪念奖。1990年3月,在首届南通国际风筝会和第二届“紫琅杯”风筝邀请赛中,郭氏风筝荣获大型立体风筝类冠军,1991年,获全国冠军,并获软翅风筝第一名。以后,郭文和及其传人——儿子郭承恺、儿媳单锋两次去香港参加国际比赛,获得“最具风格奖”、“最佳放飞技巧”等奖项。并多次应邀到澳大利亚、意大利、日本等国家参加国际风筝放飞表演和展出。1994年,郭文和根据曹雪芹《南鹞北鸢考工记》复制10只“曹氏风筝”,在香港国际红学研讨会上产生强烈反响。其中“双渔婆”风筝照片刊于当年《人民画报》第6期。1995年,郭文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“一级工艺美术家”称号。贾智制作的风筝亦屡获国际、国内大奖。1993年中国民间艺术大展中,他被誉为“中国工艺百家——如皋风筝贾”。1995年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“民间工艺美术家”称号。贾智还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。曾率领江苏艺术组应邀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,参加新西兰“中国文化节”,获惠灵顿最高荣誉勋章。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新华日报》均有报道。
现在,如皋人仍继承这一传统习俗,农村放风筝,从正月放到麦收,城里则不限时节。放风筝成了长寿之乡人民一项非常重要的健身娱乐活动。
(吴希林)
暂无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