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ner
联系我们
  •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

    地址:如皋市如城镇宁海路491号

    邮编:226500

    邮箱:rgcs123@163.com

“五个一”的百岁老人--陈邦才
2016-11-5
来源:未知
点击数: 23529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  •   在如皋市高新区(城南街道)夏庄社区3组,有一位102岁的高龄男星,他生养了一帮子姑娘、织了一辈子土布、做了一世小商贩、当了一生老好人、唱了一曲老调《东方红》,他就是人称“五个一”的百岁老人--陈邦才。老人活到了102岁,从没当过什么大小干部,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,他的故事全都体现在他的“五个一”上。

      先说这百岁老人陈邦才“生养了一帮子姑娘”。在那解放不久、国家百废待兴、急需人丁兴旺的年代,陈邦才何尝不想有个儿子为他传个后?一来当时信奉“人多力量大”,国家开展生养竞赛,二来自己总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,陈邦才鼓励老婆使劲养。等到养到第五个还是姑娘,陈邦才叫老婆刹住车:没那个命养个儿子事小,再养还是个姑娘那才苦了自己一辈子。可是,人到中年以后,全村的同龄人个个羡慕陈邦才夫妻俩。且不说大姑娘赚了个上门女婿,其他4个姑娘个个小有出息、家家富裕出众,每个月竞相上门孝敬老人、换洗忙碌,要是换成5个媳妇,老两口到5个人家轮流养,恐怕“幸福指数”没有现在这么高。

      再说百岁老人陈邦才“织了一辈子土布”。在如皋中东部,年过七旬的老人们中间,一提起“陈织布匠”,人们无不翘起大拇指称道:“他织的老土布好。”就是这位“陈织布匠”从十八、九岁学徒织布,直到六十多岁“老土布”退出人们穿衣生活,他才歇了手脚。后来,还是回不了七乡八里的老太婆们的请求,他又改织了近10年的老土布手巾后,才真真告别了那台与他朝夕相伴了大半辈子的老织布机。

      随着改革开放潮涌如皋城乡,年过七十的陈邦才当起了商品经济的弄潮儿。他一度时期肩挑货郎担,卖的是老土布手巾、香烛纸扎。小商品日渐丰富,需求越来越大,他索性手推小三轮,满满一车货,不需一天全卖完。在万元户如雨后春笋之时,陈邦才早就成了闻名乡里的数万元户。可是,还是年岁不饶人,过了80岁,在5个姑娘的一致劝阻下,他才放下推着满乡跑的小三轮。也就在手推小三轮满乡跑的那个年代,村里村外都熟悉的陈邦才成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“老好人”。且不说张家儿子娶媳妇、李家姑娘要嫁人,千方百计请陈织布匠保个媒,就是乡亲邻里有个小纠纷,都依陈织布匠说的话为准,陈邦才那“和事佬”的美名就又叫开了。

      还是因为“肩挑货郎担”、“ 手推小三轮”的原因,那时的村头只要一听见《东方红》的小曲到了,一准是陈邦才来了。因此,“陈邦才哼小曲,老调又来了”,成了家喻户晓的歇后语。可是,能把小曲一直哼到百岁之外,这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事。近年来,特别是年过九十、老伴去世后,陈邦才不再满足每天喝喝黄酒、吃吃零食、喂喂鸽子、浇浇花草,他不用干部动员,自己成了村里兴办的居家养老中心的常客。全村10多个9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常聚集到一起,共享如皋新型智慧养老--“蓝智慧服务”,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终,真是“哼不完的长寿小调,享不尽的晚年幸福。”(顾小平  繆建忠郭载群  包国平)

      作者简介:包国平,男,1964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文学学士学位、在职研究生学历,主任编辑,《如皋日报》副总编、如皋市长寿研究会理事。主要从事教育教学、新闻写作理论、长寿现象研究。主编、参编作品有:《高中应试作文》、《江苏省县市新闻中心好新闻作品汇编》、《华夏长寿第一县》、《如皋长寿经》、《如皋长寿名流精萃》、《长寿研究文选》。(如皋日报记者 包国平)
热门评论
  • 暂无信息

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5-2016 如皋市长寿研究会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1108748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