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如皋深怀向往之心的外乡人在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,他们心中或许还有这样的疑问:为什么这里的百岁老人如此之多?真的存在传说中的那种不老仙丹吗?
追溯人类寻求神丹妙药的历史,上至秦始皇,下至寻常百姓,几乎每个人都在为那个“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”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着。而近代的长寿现象表明,如皋长寿老人除了心情豁达开朗,“淡、杂、鲜、野”的饮食,水和土壤中硒含量高的特点外,还与中医药的防病保健工作紧密相联着。
黄氏中医世家五代人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临床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的延缓衰老、延年益寿、美容养肤的经验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寿文化体系,称得上是养生福地如皋的又一人文景观。
黄氏中医世家源远流长
清朝年末,西方医学逐渐被引进我国,但中医在广袤的土地上还是一枝独秀。
太平天国时期,我的太祖父为避战乱,举家从镇江丹徒聚元圩迁涉如皋,先租居在如城的百岁巷、焦家桥,后住在廒巷内。
高祖父黄庆平自清朝同治十三(1874)年以来,以行医为生。他的书房“餐菊轩”取意于屈原《离骚》的诗句,由“夕餐秋菊之落英”减字而成。其坐堂时,常遇面色泛黄长斑、月经紊乱或者崩漏大出血、宫冷不孕的妇女,高祖父就以家传验方,辅以古医书《医宗金鉴》中的“玉容散”及金陵八艳董小宛的养颜食谱作参考,选用养颜祛斑、补肝益肾、调理冲任的十多味中药,组成“黄氏玉容丸”来调治。
光阴荏苒,斗转星移。曾祖父黄星楼先生子承父业,16岁受业于镇江的褚鹏飞老师,后随河北盐山名医张锡纯先生,深得真传,1924年悬壶于如皋,以善治内科危重急症见长。 1929年,他主编《如皋医学报》,发行海内外,呼吁“中医根本学术,也有相当的至理,应该据此而发扬光大起来”。
1934年,如皋西乡温疫流行,黄星楼先生赴灾区就诊,经过平素潜心研究孟河学派,宗伤寒与温病辨证相结合,经方与时方用药并举,总结得出“温病兼、夹证十之八九”,治疗应该“顾护津液不在柔腻,而在其生化之机”的结论,让温病邪毒及时排泄又不耗损人体的正气。使疫情很快得以控制,群众称赞他为“高脚驷马黄星楼”,其经验亦可为当今防治“非典”和“禽流感”所借鉴。
1935~1937年,他先后为名著《伤寒杂病论集注》、《中国医学约编十种》作序,并为《医界春秋九周始刊记念》题词,同时连续在《光华医药杂志》发表檄文,批驳汪精卫之流诬蔑“中医伪科学”的谬论,呼吁“整理国粹,俾农黄绝学放异彩于全球”。其独树一帜的保健养生论述见诸于《国医公报》、《医界春秋》、《新加坡中医月刊》等刊物上,从而声名鹊起,并受聘于为中央国医馆撰述员。
他行医六十余年中,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工作,治学严谨、务实。常“孜孜揣摩前贤诸论,拳拳摭拾临床效验”,从医后,收藏古今医书二万四千多卷,多数卷帙的栏头,行间都留有眉批、译注。他在学术上一贯主张广撷博采,与古为新,主张颐养天年应重视内因,用药讲究轻灵,注重调整五脏的气机。
1952年,黄星楼组建中医联合诊所,得心应手的运用“黄氏玉容丸”治疗妇科经、带、胎、产疾病。1958年他受邀北京中医研究院和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,继而创办如城中医学校,培养了大批的中医技术骨干。当时,人们生活水平非常的低下,由于有了中医高超的医术,通过精心的调理脾胃,强化了后天的生化之源,常见病、慢性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,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普遍有了提高。
工作之余,黄星楼在《中医杂志》、《江苏中医》和省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,临床报导40多篇。同时与全国中医界邓铁涛、朱良春、张镜人等名流尺牍频相往来,交流学术,宣讲长寿养生之道,也深受上海中医学院张赞臣教授、北京中医研究院的沈仲圭研究员、南京中医学院的王一峰副院长、孟景春教授等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。1977年定为江苏省名中医。
由他撰著的《餐菊轩医辑》、《内科临床识见》等长寿医学著作,运用中医保健方药,为如皋产生众多的长寿老人奠定了深厚的医学基础。在如城,五十岁以上的人至今也不会忘记他那白发飘逸、仙风道骨的神韵。
黄氏第三代接着传承下来,我的姑奶奶黄启淮为江苏省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,更是擅长于妇科病的调治,采用“黄氏玉容丸”改善潮热多汗、烦躁忧郁、心慌失眠的“更年期综合征”,服用后效果明显的口碑广为流传。姑爷于格原为如皋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,1950年先从师姻祖陈蔼堂学医半年,后转拜黄氏星楼门下。1954年他参加联合诊所工作,1960年在南京中医学院进修本草专业,先后从事中医临床42年,擅长内科教学、著书。于氏崇尚“博学、求问、慎思、明辨”和“于注疏中求精义”之道。
从师习医后,于氏以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《伤寒》为经纬,旁涉历代名家医案、医论,融会新知,指出长寿养生根本之道就是养元神、保精气,遵守“法于天地”的自然规律。1995年他培养带教跨世纪中医学科带头人2名,传承其学术经验。同时,开设了名老中医“老年心脑血管病康复门诊”,研制出“脑心康”胶囊,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高血压、并对脑中风、痴呆症、帕金森病的症状有显著的疗效,在老年医学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他们的临床心得编写了《实用方剂辞典》、《中国药茶谱》、《心脑血管病回春妙法》和《常见病治疗指南》等著作。于格也于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。
黄氏家族名医辈出,黄星楼的表侄婿项平教授,原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、博导。侄外孙李家顺将军,原上海二军大校长、骨科博导。
长寿文化成就千秋产业
我的父亲黄陈俊,在如皋市中医院工作,系江苏省中医老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。长期以来,他一直坚持开展长寿的研究工作,运用黄氏中医世家的养生之道,从中老年人防病治病、养生保健的角度,按辨证施治和理法方药思路,将中药材在医院制剂室加工,制成流浸膏胶囊,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。日常门诊中,运用“参蛤散”治疗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;“溶石散”溶解胆囊、肾脏结石,缓解排石时引起的剧烈绞痛;“肿积消”可治疗各类肿瘤,延长患者的生存期。使得老年患者有所养、慢性罹病有所医、延年益寿有所教、保健常识有所学、身体健壮有所为、笑口常开有所乐,具有了“健康型”长寿之乡的养生文化特色。同时还梳理出本地四千六百多位90岁以上老人的资料,逐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,在便于联系的情况下,运用中医药给他们保健服务,为延年益寿铺垫了健康基石。
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,黄陈俊与江苏省中医研究院、省中医药领军人才、留学美国的贾晓斌博士后合作,进行了“黄氏玉容丸”的研发,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,定型为“杞苓胶囊”,并投入生产。
二十多年来,在江苏省中医院、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、如皋市中医院及诸位同行的协助下,“杞苓胶囊” 通过十五万人的服食验证,证明能祛除黄褐斑、雀斑,改善妇女的月经不调、痛经及子宫肌瘤、乳腺增生等亚健康状态。
“杞苓胶囊”应用经验在全国中医学术会议上多次交流,受到全国著名中医朱良春及省中医院刘沈林、唐蜀华等专家学者的好评。章晓明先生将黄氏中医世家独特的长寿养生经,融合写进了《如皋长寿方案》一书中,列出专门章节介绍了“杞苓胶囊”,此书面世后,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,读者纷纷络绎不绝的来电来信询问。在如皋市第二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中,文化局的专家们独具慧眼,将百年中医文化瑰宝从尘封的历史中挖掘出来,将“杞苓胶囊”申报列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我继承了黄氏中医世家的衣钵,成为第五代传人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如皋长寿之乡蕴育众多百岁人瑞的奥妙还待进一步揭开,长寿文化还需要普及推广,我们的研究才开始起步。
为了继承发扬光大中医养生文化,我总结出保健美容的经验,编写了《轻松成美女》一书,已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。从黄氏中医世家长辈们一百多年的医疗实践中,临床效用证实了“杞苓胶囊”能够消除细胞膜上的褐色素,降低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,减少基底层的黑素细胞,从而祛除黄褐斑;还有调节雌、孕激素的平衡,达到增强免疫力、调节内分泌的作用。接下来还需借助于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“中国如皋(复旦)长寿研究所”的现代检测仪器,从基因、细胞分子水平上,探讨“杞苓胶囊”长寿抗衰老的机理。
同步还建立了“餐菊轩” 网站(http://www.canjuxuan.com),设立了长寿保健专线电话13382365566,便于与广大的群众开展互动咨询活动,解答保健注意事项。同时,成立的“南京神曲医药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”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内,贾晓斌博士后研制开发黄氏中医世家的“杞苓胶囊” 产品,现已申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的保健食品,并意向与苏州雷允上连锁店专柜经销、浙江大宇医药公司全国代理。另在如皋水绘园开辟的长寿博物馆内,陈列黄氏中医世家历代医学论文、著作等文物。
时代在前进,越是民族的传统医学,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步伐,也就越容易成为世界的健康长寿宝典。通过大力弘扬长寿文化,稳健地发展健康长寿产业,必将在人类的长寿健康发展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陈梁
暂无信息